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条件
纳税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类专项附加扣除!
操作步骤: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确认
哪些情况需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于年由另一方申报;
*老人于年去世,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每项信息填写提醒
①子女教育
扣除范围及标准:3岁至博士(学龄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每个子女每月元。扣除方式可选择父母一方扣除或父母双方各扣50%。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扣除起止时间:学前教育的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至教育结束当月。
②继续教育
扣除范围和标准: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年度扣除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年度扣除元;学历继续教育,在学历继续教育期间每年元(每月元)。
③住房贷款利息
扣除范围及标准: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年元(元/月)。扣除方式:单独或者共同购买的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婚前各自购买的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元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月元对各自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扣除起止时间: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④住房租金
扣除范围及标准: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标准: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元;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万人的城市每月1元;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万人(含)的城市每月元。扣除方式: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在主要工作地没有住房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扣除起止时间: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⑤赡养老人
扣除范围及标准:年满60周岁(含)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独生子女每月元;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元。扣除方式: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采用均摊、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等方式,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扣除起止时间: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⑥大病医疗
扣除范围及标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0元的部分,在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扣除起止时间: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注意:
--在信息填报过程中,同一子女的子女教育扣除项目,父母双方的扣除比例应符合政策规定标准;
--夫妻双方非婚前分别购买的住房,只能选择一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填报的赡养老人项目,共同扣除人的合计扣除金额要符合标准;
--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只能选择一处扣缴义务人扣除;
--纳税人与其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
--纳税人与其配偶不能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纳税人应当确保填报子女、配偶、赡养老人身份信息准确;
--纳税人填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享受扣除;
--纳税人填报学历继续教育的,应当为中国境内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有关年终奖的省钱方式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从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简单来说就是:
今年年底前,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
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了。
两种计税方式,到手的奖金很有可能会差万元。
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合并计税以后到手的年终奖将有所减少
而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则情况相反。
—————————————————————
温馨提醒:年个税申报时间
于年12月1日开始于年12月31日截止,不要忘记申报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