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双11”战争给消费金融带来了火种,消费金融为电商在“双11”上的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在金融机构眼中,“双11”所产生的消费信贷资产是优质资产,更容易增加客户黏性。由于可以降低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敢于采用“分期消费”模式。
在“双十一”结束后,一个网络热词悄然流行起来——“暴花户”。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购物者的自嘲,他们在短时间内花了很多钱,每月赚了很少的钱,却毫无理由地勇敢地花钱,花光之后有很失落和沮丧。曾经想要关闭支付宝上的“花呗”、“借呗”的人数不胜数,但又很难控制自己借钱消费的冲动。消费金融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今年的“双11”战争中,消费金融有哪些新特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采取了哪些策略?为什么“消费分期”越来越成为金融机构的“主打牌”?
01“临时提额”成标配02“消费分期”做主打03分期免息博眼球
分期消费的利率该怎么算?
举个例子,某消费分期产品,分期费率为每期0.6%,王先生在该网站购买了售价1W元的商品,系统提示每期手续费为60元,每月分期还款大约.34元,一共还款元,支付手续费为元。王先生认为,这个分期产品的年利率就是÷=7.2%。但是事实呢?能够真实反映利率水平的金融产品是大家常用的住房按揭,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每月月供一样,形式上跟消费分期差不多。通过某银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05.html